青春痘的中医辨证论治经验
青春痘,中医称为"粉刺"或"肺风粉刺",是青少年常见的皮肤疾患。其发病与肺、脾、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,多因风热、湿热、痰瘀等邪气郁滞肌肤所致。笔者结合临床实践,总结其辨证论治经验如下:
一、病因病机认识
《外科正宗》云:"粉刺属肺,总皆血热郁滞不散。"青春痘的发病基础在于素体阳热偏盛,加之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等因素,导致肺经风热、脾胃湿热或冲任失调。风热上壅则面生红疹,湿热蕴结则见脓疱结节,久病入络则形成囊肿瘢痕。现代青年嗜食辛辣厚味、熬夜劳神,更易使湿热毒邪内蕴,发为痤疮。
二、辨证分型论治
1. 肺经风热证
多见于初起阶段,疹色鲜红,以丘疹为主,伴痒痛。舌红苔薄黄,脉浮数。治宜疏风清肺,方选枇杷清肺饮加减:枇杷叶12g、桑白皮10g、黄芩9g、野菊花15g、连翘12g。若便秘加生大黄6g。
2. 脾胃湿热证
?皮疹红肿疼痛,脓疱密集,口臭便秘。舌红苔黄腻,脉滑数。治当清热化湿,方用茵陈蒿汤合五味消毒饮:茵陈15g、栀子10g、大黄6g(后下)、金银花15g、蒲公英30g。面部油腻加生山楂12g、荷叶10g。
3. 痰瘀互结证
?病程日久,结节囊肿坚硬,色暗紫。舌暗有瘀斑,脉弦涩。需化痰散结,方选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:海藻12g、浙贝母10g、桃仁10g、红花6g、当归尾12g。囊肿顽固者加皂角刺9g、穿山甲6g(研冲)。
4. 冲任失调证
?女性经前加重,伴月经不调。治宜调冲任、和气血,方取丹栀逍遥散加减:牡丹皮12g、栀子10g、柴胡9g、当归12g、益母草15g。腰酸加女贞子15g。
三、外治与调护
急性期可用金银花30g、苦参20g煎汤冷敷;结节囊肿外敷金黄散。日常需忌食辛辣甜腻,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挤压患处。情志调摄尤为关键,《外科启玄》强调:"戒恼怒,远房帏,此治本之道也。"
四、临证体会
治疗需把握"清"、"透"、"调"三法:初期清热透邪,中期注重疏调,后期调和气血。对于顽固性痤疮,常在辨证基础上加用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等解毒之品。现代研究证实,丹参、黄芩等中药能显著抑制皮脂分泌,体现中医"治病求本"的优势。
总之,辨证精准、内外合治是取效关键。青年患者尤当注意生活调摄,方能标本兼治,防其复发。